旅客不能總逃不掉“魚”的命運
據(jù)悉,在一些高鐵餐車上根本買不到10元甚至15元的盒飯及方便面,只能買40元的盒飯,原因或是餐車外包,或是餐車工作人員收入與銷售額掛鉤。據(jù)估算,40元的盒飯成本不超10元。(29日《現(xiàn)代金報》) “綠皮車”時代的春運,乘客就是擠滿車廂的一條條“沙丁魚”。當時有文章這樣描述:“在這里,每個人都不再與優(yōu)雅、風度、修養(yǎng)、文明相關,這里的每個人都很弱勢,每個人都很暴躁,每個人都很無奈,每個人都無法自主。”彼時的春運,作為春節(jié)大轉(zhuǎn)移中一條“沙丁魚”的旅客,無從詮釋權益與尊嚴。 盼望著,盼望著,高鐵時代來臨了,“沙丁魚”式的命運理當結(jié)束了。但是,“黃牛”依然掌握著購票的“潛規(guī)則”,高鐵上如同座椅配置的升級換代一樣,方便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成本不超過10元而售價高達40元的盒飯。旅客從“沙丁魚”變成了刀俎上的“魚肉”,耐不住饑餓的話就必須接受“饑餓營銷”,依然無從詮釋權益與尊嚴,“魚”的命運變換了一種形式在延續(xù)。 早在2011年底,鐵道部向社會公布的《動車組列車服務質(zhì)量標準(暫行)》中就明確要求:要保證旅客列車有2元以下礦泉水、15元以下盒飯等供應,且不得斷供。春運不僅關乎著縷縷鄉(xiāng)愁,也關乎著旅客的消費權益與尊嚴,而消費權益與尊嚴,原本就跟運能與運力無關。是以,當務之急,鐵路部門必須依照服務質(zhì)量標準嚴查低價盒飯的缺席。先不論餐車外包合法與否,即使外包也必須統(tǒng)一到服務質(zhì)量標準的大框架之內(nèi)。 當然,深而究之,餐車工作人員收入與銷售額掛鉤的制度,乃至鐵路運營的壟斷機制,才是旅客擺脫不掉“魚”的命運之根本所在。在壟斷經(jīng)營之下,在一列封閉的列車內(nèi),作為個體的消費者幾乎沒有與運營者討價還價的可能。作為升級換代的高鐵,不僅代表著速度提升,更代表著科技進步與現(xiàn)代文明。縱橫的高鐵,表面上已步入現(xiàn)代行列,而內(nèi)里的經(jīng)營體制卻長年沒有改良,一如“綠皮車”時代。 今年以來,各地霧霾天氣重復出現(xiàn),受此影響,高速、航空多次封閉。恰值春運檔期,設若天公不作美,太多的客運將轉(zhuǎn)向鐵路。如何讓旅客在高鐵時代有尊嚴地完成春節(jié)大轉(zhuǎn)移,是作為公共服務的鐵路客運必須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
關鍵詞:高鐵餐車,盒飯,方便面,綠皮車,春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