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機構造假 秦市西部垃圾焚燒廠項目環評失實
環境影響評價是否客觀? 未評價當地環境現狀,未疊加環境背景值 村民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廠址1公里以內有數千人居住,5公里范圍內匯聚了20多個集中居民區,近8萬人口。 原國家環保總局(現“國家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專家組成員趙章元教授說,“國內外建設項目環評的基本方法大致為,先對所在地的環境現狀進行分析評價,再預測項目建成后工程本身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和評價,然后將這兩種評價所計算得到的污染物濃度場疊加到一起,來確定是否符合標準。” 趙章元實地調研發現,當地十幾家造紙廠、纖維廠、化肥廠、屠宰場使地表水環境、地下水環境、大氣環境等都遭受到較為嚴重的污染,承載力有限。 “氣科院沒有對當地環境現狀進行評價。不疊加環境背景值,即使再建幾座垃圾焚燒廠也能通過環評。”趙章元說。 夏軍表示,環評報告上未提及垃圾焚燒廠對周圍農田的影響,而把農田說成是園地。 虛假報告為何出爐? 企業給的錢多了,環評機構往往什么都愿意寫 趙章元介紹,環評程序要注意實事求是,但現在很多都是企業給環評機構錢,委托他們出具環評報告,企業給的錢多了,環評機構往往什么都愿意寫。如果這種現狀不改變,環評報告的真實性就很難保證。 “這是一個盲目站在企業一邊的虛假環評報告,環評單位喪失了客觀、公正立場。”趙章元表示。他認為,對于弄虛作假、不負責任的環評機構,僅靠警告、教育是不夠的。“環保部門應該加強對環評機構的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撤銷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環評機構的資質。” 環評造假如何杜絕?專家們認為,需加強環評過程的公眾監督,使環評報告更加開放透明。“環評機構要讓各方接受、信服,第一步就是要公開全本的環評報告。而此前,環保部門公布的環評書多是簡本,只有幾頁紙。”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毛達說。 在潘志中家里,記者看到鋪了滿滿一床的證據和材料,長期的訴訟、搜集證據使他們消耗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潘佐富說,自己種了點蔬菜,因為打官司都沒時間管了,老婆總是埋怨他。聽到氣科院的環評資質已由甲級降為乙級,他嘆了一口氣說,“他們可把我們坑苦了,這樣就行了?” |
關鍵詞:環評,造假,秦皇島,西部垃圾焚燒廠,失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