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話“攻堅” 脫貧致富,信心何來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扶貧攻堅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此時,我們有必要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阜平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扶貧開發工作的特殊重要意義,深入思考如何才能如期全面打贏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 扶貧攻堅,“堅”在何處 面對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只有明白“堅”在何處,才能備而后戰,有的放矢。 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堅”在惡劣的自然條件和連片的分布特征。當前,我省貧困人口主要連片分布在壩上地區、燕山—太行山深山區和黑龍港流域等地。這些地區或邊遠高寒、環境脆弱,或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或干旱缺水、資源匱乏。以自然條件而論,經過幾十年的扶貧開發,已經脫貧的地區大都是比較容易“扶”的地區,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堅”在目標更高、更新。按照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新扶貧標準測算,我省貧困人口在870萬左右,其中扶貧對象近700萬,約占鄉村總人口的13%,與10年前相比不降反增。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今天的脫貧,已經不單是實現經濟上的脫貧,而是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脫貧。同時做好多維度的扶貧工作,無疑是難度更大、前所未有的新課題。 面對諸多困難,我們如何攻堅? 不少代表、委員指出,打贏這場攻堅戰,既要只爭朝夕、奮力推進,又要保持韌勁、持之以恒,更需要樹立必勝的信心。 脫貧致富,信心何來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扶貧開發攻堅,信心至關重要。 應該看到,貧困地區自然條件方面的諸多不利因素,的確很難根本改變,但從市場經濟角度看,許多方面卻可以得到改善:地理位置不佳,可以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以解決;自然資源短缺,可以通過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人力資源水平加以彌補;環境承載力弱,可以通過制定優惠的財政、稅收、生態補償等政策和發展高新產業來減輕環保壓力……在這方面,廣西的“東(蘭)巴(馬)鳳(山)”大會戰堪稱范例。 東巴鳳三縣位置偏僻,自然條件惡劣,被稱為“交通的盲腸、市場的末梢、信息的盲點”,長期無法擺脫貧困。2003年至2004年,廣西投入22億元,對三縣21大類7萬多個有關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項目進行了集中建設,讓三縣走出了深山,讓當地人增強了信心。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時任鳳山縣縣委書記的韋善國說:“以前我們老背著個窮名聲,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通過大會戰,鳳山縣連續兩年大跨步發展,雖然現在還不富裕,但我們非常有信心盡快改變面貌。” 當可以改善的條件得到改善,當自身劣質資源被其他優質資源所替代,貧困地區在發展競爭中就能具備優勢,群眾就能看到真切的希望。從這個角度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信心,主要來源于政府優先提供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決心、行動和力度。 內部合力,如何形成 因為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任務艱巨,所以省委決定“舉全省之力”。與此同時,作為“主戰場”,連片貧困地區也需要形成內部合力,通過大融合實現大發展。 然而,由于連片貧困區內不同行政區域間存在競爭關系,而且處于相近的發展水平、具有相似的自然稟賦、享受相近的優惠政策,因此往往會選擇相近的發展方式。實踐證明,這種“同質化”往往會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比如可能引發內部惡性競爭,會在吸引外部優質要素時產生嚴重的擠出效應等。 張家界、鳳凰古城、梵凈山……地處湘黔交界的國家級連片特困區武陵山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區域內很多地方都把旅游業作為優先發展的脫貧產業。然而,令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銅仁地區尷尬的是,境內的銅仁大興機場長期被湘西自治州“借道”———大多數游客下了飛機便直奔鳳凰古城,卻對距離更近的梵凈山不聞不問。2009年,經過兩地的共同努力,銅仁大興機場獲批改名為銅仁·鳳凰機場,成為我國首個跨區域命名的機場,按國家重點旅游機場標準進行改擴建,同時開通了“梵凈山+鳳凰古城”文化旅游線路。機場改名第二年,銅仁地區旅客總人數同比增長68.4%,旅游總收入增長89.4%。此舉也因此被譽為不同行政區域合力推動連片貧困區發展的典范。 連片貧困區的整體發展,離不開內部的整體合力。這種合力的形成,既需要區域內各地從全局出發,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也需要來自外部的力量采取各種方式,比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整體規劃、出臺具體措施,對各種力量進行有效引導和強力整合。 |
關鍵詞:扶貧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