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推動科學發展 十屆省政協五年工作回眸
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言,為改善省會大氣環境、推動沿海地區科學發展獻策,為保護和發展衡水湖濕地、推進文化科學發展出力……五年來,十屆省政協自覺把政協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團結和帶領各黨派團體和廣大政協委員,努力為推動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建真言、謀善舉、獻良策,助力經濟強省、和諧河北建設。 發揮優勢,搭建平臺,在服務大局中建言獻策 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是社會各界的期盼。早在去年年初,省政協就開始聚焦省會大氣環境,并通過督辦1號提案持續推進,組織各黨派團體和政協委員獻計出力。 由民盟省委提交的提案《關于改善和提高省會大氣環境質量的建議》,被列為2012年省政協1號提案,由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督辦。“1號提案確定堅持的原則,就是選題要準要實。”付志方指出,改善省會大氣環境質量,是省委、省政府的明確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政協應該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在省會大氣污染治理中發聲、出力。 廣泛發動,積極宣傳,多次視察督辦……省政協高度重視1號提案督辦工作,專門研究督辦工作方案,規范督辦的程序、形式,建立跟蹤督辦的機制,推動1號提案的建議付諸實施。中共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對著力改善發展環境、著力改善生態環境作出全面部署。關注大氣環境,為改善省會生態環境獻計出力,省政協1號提案契合了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 勇擔智庫之責,凸顯智庫之功。五年來,十屆省政協充分發揮優勢和作用,為各民主黨派和政協委員搭建平臺,緊緊圍繞我省重大問題,積極建有據之言、獻務實良策。人民政協議政建言貴在看得準、謀得深、有見地。十屆省政協注重科學選題,著力抓了服務綠色奧運、促進節能減排,推進城鎮化建設,振興裝備制造業、推進自主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沿海地區科學發展等10項重點調研,切實提高了調研成果的質量。 常委會議是省政協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重要平臺。十屆省政協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開展協商議政,突出常委會議咨政建言功能。5年來,10份高質量的建議案,為我省創新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推動科學發展提供了許多有分量、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吸納,有力地促進了相關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實。 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有效方式。十屆省政協不斷創新督辦形式,促進了2000多件提案的落實。2009年,關于衡水湖濕地保護和發展的提案提交后,得到了全國政協和省政協的關注。此后,在京召開高峰論壇、匯報座談會,省政協領導現場督辦……省政協主動參與、深度跟進,推動衡水湖濕地保護與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這項工作成為全國和省市三級政協組織共同參政議政的亮點和品牌。 5年來,省政協發揮作用的平臺不斷拓展———舉辦和參加五屆京津冀晉蒙五省區市政協區域經濟發展論壇,集五地政協之智,謀區域發展良策;組織召開“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專題協商會,邀請政協委員和政府部門負責同志面對面,就我省未來5年發展協商討論…… 講真話,建諍言,為促進社會和諧獻計出力 情牽民生之關切,傾聽群眾之呼聲,反映百姓之心愿,這是人民政協的履職之要。在過去5年中,省政協始終把關注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基層、走近百姓,講真話、建諍言,為促進社會和諧獻計出力。 河北作為首都的“護城河”,維護和諧穩定任務艱巨。“人民政協具有獨特優勢,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中可以有所作為。”2011年,省政協以“創新社會管理、做好群眾工作”為題,召開專題協商會議。會議不僅收到70余份大會發言,還征集到社會各界群眾發來的60余篇建議。 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開,省政協十屆二十次常委會議再次圍繞“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和諧河北”建言獻策。調查研究是政協履職的基礎環節。主席會議明確要求,必須要深入調研,查找癥結,研究對策,力求建言建到關鍵處。 會前,各黨派團體和政協委員廣泛參與,組成9個專題調研組深入鄉村、街道和社區,實地了解情況。大會發言受到省委領導高度評價:提出的建議切中我省社會管理的難點重點,站位高、角度新,符合實際,操作性強。會后形成的建議案,多名省領導作出批示。省直21個部門分別對接落實,收到良好效果。 文化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我省文化科學發展面臨難得機遇。2010年,省政協十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推進文化科學發展、提升富民強省水平協商議政。常委們提交的46份大會發言材料,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分量的意見建議,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 去年年底,省政協充分發揮政協“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出版了《河北文史資料全書》。這部我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文史類叢書,為了解河北近現代歷史、認識河北省情提供了豐富史料,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 5年來,省政協圍繞就業、基礎教育、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設、物價穩定、養老機構建設、新民居建設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視察。十屆省政協交有關單位辦理的2712件提案,促進了許多事關民生問題的解決。同時,廣辟信息來源,認真反映各界群眾的期盼和要求,為黨政機關提供有分量有價值的信息1500多條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積極為民辦事,多為民生之舉。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全省政協系統通過各種形式奉獻愛心,踴躍向災區捐款捐物共計人民幣5.7億多元;組織開展“五、百、萬”工程,促進貧困農村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協助港澳委員和河北省海外同胞教育基金會做好助教助學工作,捐資800多萬元,獎勵1400多名優秀師生。 完善制度,打牢基礎,推動政協工作科學發展 走過62年的光輝歷程,省政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5年來,十屆省政協繼承和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深化對政協工作規律的把握和認識,在自身建設上不斷探索和實踐,推動政協工作科學發展。 十屆省政協開展了制度建設年活動,結合工作實際對50多項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制訂和修訂了專門委員會通則、常委會工作規則、主席會議事規則、全體會議工作規則等,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規范的制度體系。2012年,為進一步營造良好會風,保證常委會議出席率和議事質量,省政協對常委會組成人員守則進行了修訂,重點就常委出席會議紀律提出了明確要求。政協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政協履職盡責打下了良好基礎。 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工作的潛力在委員、動力在委員、活力也在委員。十屆省政協充分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習、培訓,引導委員盡其能、用其力、施其才。去年底,省政協對本屆以來的100件優秀提案進行表彰,激勵和引導委員積極參政議政。 為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作用,省政協積極組織他們參加政協開展的視察、考察和協商活動,多渠道為他們參政議政搭建平臺、創造條件。5年來,各黨派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共提交集體提案500多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00多條,在政協全會、常委會議上提交大會發言400余篇,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作用進一步得到發揮。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政協事業發展的力量源泉。省政協十屆四次、五次會議共邀請28名海外列席人士,并建立了海外華僑華人列席政協全體會議制度。他們不僅為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建言獻策,還在對外宣傳河北、為我省招商引資牽線搭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政協機關是政協的形象,干部職工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風和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到履行職能的能力和水平。5年來,省政協組織開展了“干部作風建設年”、“創先爭優、全面提升、創建一流機關”、“振精神、有作為、多奉獻”等活動,使機關干部的素質與能力全面提升,機關環境發生了可喜變化,辦事效率、工作作風和服務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
關鍵詞:十屆省政協,五年,工作,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