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回應冷調查”急需開放式問責
山體滑坡、礦難瞞報、塑化劑、速生雞……對于一起起牽動老百姓“神經”的熱點事件,一些地方“表態多,后續跟進少;道歉多,問責整改少;調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現象依然存在,公眾關切的后續調查成為“半拉子工程”,事件調查結果難覓蹤影。(21日《中國青年報》) 事實上,關于“熱回應、冷調查”,媒體早已關注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斷頭新聞”。這些因為輿論熱點轉移而最后不了了之的事件,既無法“給人民一個負責任的回答”,也在成為一種惡劣的社會示范。所以,我們不得不追問“熱回應、冷調查”為何成為年末的傷心盤點? 一些地方部門對信息傳播規律越來越熟悉,是重要的因素。由于網絡年代傳播的便捷性,各類新聞的“呈現量”在井噴式地增加,這也造成了社會受眾對熱點新聞關注的短暫性。熟悉此種傳播規律的地方官員,先是熱烈回應公眾訴求,進而利用“拖字訣”,在公眾的必然關注懈怠中讓事件不了了之。不過,更重要的緣由,顯然還在于單一體制內問責的慣性乏力。 不能說行政框架里的問責是不存在的,它們都被寫在白紙黑字里,無論是山體滑坡與礦難瞞報的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還是塑化劑、速生雞等社會食品安全事件,該如何被調查與問責,在相關的黨政管理條例中都有章可循。但此種調查與問責路徑,都是封閉式的,存在著太多可以上下其手的空間,也與現實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利益糾葛,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相關調查或不能進入問責程序,或僅以道歉來替代問責,或一般性調查草草了事,進而衍生出“熱回應、冷處理”的結局。 顯而易見,惟有開放式調查與問責方能根治“熱回應、冷處理”。換言之,只有更多地增加外界的監督與約束力量,讓更多社會第三方參與到公共事件的調查與問責中來,最終的調查結果才能客觀公正,最終的問責力度也才不會流于自查自糾。這種“第三方的力量”可以是媒體、人大代表、當事人的家屬,甚至也可以是關注事態發展的網友代表。第三方的參與,事實上保證的是相關信息的公開與流動可能,這樣,對公共事件的調查與問責,才能回到正常渠道中來。 當然,多數人不愿革自己的命,官員也不會主動為自身增加外在的約束力量,這就要求行政問責制度必須作出改變。一方面通過法定方式,建立起社會第三方參與調查與問責社會公共事件的合理性與相應方式安排;另一方面,讓司法力量也介入到相關社會熱點事件的后續偵查、調查與追究法律責任中來。有司法之手、有外界關注,“熱回應、冷處理”就難以成為冰冷的現實。 |
關鍵詞:熱回應,冷調查,開放式問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