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中的“復雜論”讓人有些窒息
關于夢想中的棲居,浪漫的詩人或會想象:明天醒來我會在哪一只鞋子里?而平庸的我們能夠獲得的,只是一個霧霾的現實清晨。1月13日多家媒體均報道:中國中東部地區陷霧霾天,33個城市嚴重污染,霧霾并四處蔓延。近期,由于冷空氣較弱,多地氣溫回升,霧霾天氣大范圍伺機而入,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受到影響,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顯示,北京、河北、山東等多地空氣質量達嚴重污染,PM2.5指數直逼最大值。 霧霾天氣當然不是自今年冬天始,此次各地幾近“爆表”的PM2.5指數愈發顯現出的,其實更是對它治理的刻不容緩。當霧霾天氣之危害猛過沙塵暴時,呼吁社會各方參與公共治理,亟須行動起來。正因為如此,我格外關注此次霧霾中的環保部門官員態度。令人五味雜陳的是,我讀到了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金南的表態,他說,“我們一定要認識到PM2.5治理的長期性、復雜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會有所降低,但是要明顯改善空氣質量,還有很大難度,需要很長時間。” 這段話是王金南針對“如何防治空氣污染”問題的回答,以此對照,不僅是“五味雜陳”,它甚至還有些令人莫名驚詫了。我從不否定包括霧霾在內的空氣污染治理的復雜性,客觀說來,當下所有的環境問題幾乎都是社會弊端的集中反應。譬如霧霾的出現,它既與工業化的不合理布局有關,與城市化浪潮的過度高歌猛進有關,也與市民綠色出行等日常理念缺失有關。要讓整個社會都呼吸上健康正常的空氣,的確需要成系列且長時間的責任重建,這當然不錯。只是,類似的“等待未來”,就是一個環保高層官員對迫在眉睫的霧霾問題最合適的回答嗎? 將不容再拖延的民生問題指向虛渺的未來,它當然是容易的,只是泛泛之談,實在太過敷衍。我們期待環保部門官員對霧霾天氣的公共態度,既是希望其不“置身事外”,也是希望其能夠厘清責任,推動對霧霾的剛性整治舉措出臺與執行。一個“復雜說”遮蔽了太多的細化可能。試問,何為“長期性”,何為“復雜性”,何又為“還有很大難度,需要很長時間”?“長期性”、“很大難度”類似的詞語本身就曖昧不清,用到環境治理中尤顯其諷刺性。形形色色的過往環境事件何以發生?其間原因當然多多,但一個重要的緣由就是“有認識,缺乏直接改變的行動”,針對已危及人身安全的霧霾事件,類似的聲調不應該再有。 當然,王金南副院長也說到了,“大氣污染呈現區域性特征,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但所謂“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的話語,仍然流于宏大,太像官話,也隱約透出些“霧霾整治太困難”的弦外之音。事實上,霧霾整治真的難于上青天嗎?并非如此。霧霾整治固然需要整體化視角,但它完全可以從一系列基礎工作做起。譬如,將空氣質量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譬如,將PM2.5數據長期定時公布;譬如,少上馬污染項目,多建城市綠地,通過產業轉移加快重污染企業轉型;再譬如,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減少公車出行。特別是控制公車,它對空氣質量的提升效應立竿見影。深圳大運會期間封存了半數以上的公車,結果天更藍空氣更新鮮。這些為何不見王金南副院長提及? 環境災難所引發的警醒早遠不止一日,這個社會是該醒過來了,是時候切實行動了。不論如何,霧霾中的“復雜論”都并非我們所需要的公共態度。針對連日霧霾,北京市環保官員表示,極重污染日3成公車應帶頭停駛。3成也許仍然不夠,但我多么盼望再聽到類似有現實針對性的聲音。相反,因為無助責任厘清,因為畫餅充饑,霧霾中的環保官員“復雜說”,只會愈加催人艱于呼吸,并時刻戴上口罩。 |
關鍵詞:霧霾,復雜論,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