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質疑而揭露是媒體的當然之責
1月9日,《三湘都市報》刊發一篇重磅報道———《一個記者的“恐怖救助”之旅》,長沙救助站一時成為輿論的箭垛;當晚,長沙市民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相關視頻,指《三湘都市報》報道失實,所謂“有圖有真相”,不少網友的情緒立時反轉,對媒體與記者的職業倫理展開質疑。而1月10日的《三湘都市報》則以諷刺的口吻,指長沙市救助站對監控視頻的講解是“現場配音”。 是應該相信記者,還是相信政府部門?媒體與政府部門何以雙雙陷入公信力的危機?其實在長沙“恐怖救助”這一事件上,討論以上問題可能并不適合。因為從雙方的攻防中,事件的真相還是有脈絡可尋的,而公信力的基礎,到底是要建立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應該說《一個記者的“恐怖救助”之旅》這篇報道確有瑕疵,有些情節可能因為有礙“主題”而被選擇性的過濾掉了,影響了受眾對于事實真相的判斷。但“失實”的指責也并非該報道可以承受之重———長沙救助站為什么要對該記者實施“臨時約束措施”,這不屬于“事實”的范疇;“臨時約束措施”究竟算不算“圍毆”,同樣不屬于“事實”的范疇。雙方都不否認那段視頻的真實性,而是對那段視頻各有自己的“講解”。目前可以確定的事實是:該記者以流浪者的身份,在長沙救助站確實經歷了被幾個工作人員反剪雙手、摁倒在地。記者稱這是“圍毆”,長沙救助站稱這是“臨時約束措施”。 記者在救助站遭遇到了“暴力”,這是一個事實。救助站辯稱該記者“疑似精神異常”、“擔心其口袋有危險物品”,且不說這能否成為對求助人實施“臨時約束措施”的理由,長沙救助站恐怕也無法回避如下數問:既然可以以“精神異常”、“危險品”之名對求助者進行搜身與使用暴力,那救助站又如何洗清媒體所指求助者遭遇“打人”、“搶錢”的嫌疑呢?通過長沙市民政局的澄清之后,長沙市救助站確實沒有記者所描述的那么“恐怖”,但動輒對前來求助者加以暴力,不同樣讓人望而生畏嗎? 當然,我們需要更確切的真相,問題是誰來提供真相?!度娑际袌蟆纷鳛闆_突中的一方已失去其“中立”地位,而同城媒體則可能出于其他考慮選擇坐壁上觀。其實在“恐怖救助”事件本身的真相之外,還存在一個更為值得關注的真相,那就是在長沙街頭究竟有多少流浪者,他們處于怎樣的生存狀態,而相關部門在救助流浪者方面又發揮了哪些作用。是的,長沙在救助工作上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第七屆全國救助管理站站長交流會就在長沙召開,會上民政部負責人對長沙的救助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但我們依然需要知道另一面是什么,作為社會的守望者,新聞媒體責無旁貸。 搜索之前有關“長沙救助站”的信息,有些報道值得反思。在這些報道中,讀者得到的印象往往是:救助站熱情幫助露宿者,送棉被送大衣;大雪過后,為使流浪乞討人員不至受凍挨餓,還發起“暖冬行動”……不能說這些“表揚稿”似的報道,都是失實或者吹捧,但說報道流于表面化,這樣的批評并不過分。 此處所涉及的,其實是相對于記者職業倫理更高層次的新聞倫理,更需要接受社會的檢驗。從這個意義上講,公眾實在不應該吝于對這位深入救助站探求真相的記者表達有限的敬意,他的采訪與報道可能存在瑕疵,也遠未能抵達真相,但他還是讓我們看到了部分真實,至少看到了表面背后的另一面。 |
關鍵詞:救助站,現場配音,恐怖救助,長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