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少人多時,挨凍還是挨宰?[圖]
2 耗時挨凍,等車已成負累 1月5日晚6時10分,和平路平安大街交口東南角,穿梭的車流旁,劉女士領著孩子正守在路邊打車,接受采訪時她話語中充滿了不滿:“等了四十分鐘了,沒什么好說的,要么不來車,要么都是拉著客人的,好不容易停下一輛,車上沒人,司機一聽說要去裕華路搖上玻璃就走了!” 出租車本來是市民緊急出行的工具,但很多時候,越是著急,越打不著車。 侯女士家住光華路依水苑小區,在和平路中段某單位上班,早晨自己上班同時送孩子上幼兒園,然而每天打車都是大問題,好幾次因為打不上車而遲到了。 記者在石家莊街頭隨機采訪了20名市民,其中18人表示,非雨雪天氣,自己打車等車時間超過10分鐘的情況占到了一半以上,等候20分鐘以上的時候也有。 一位外地來石的旅客表示,對石家莊印象中的美好,已經快讓近一個小時沒等上出租車的郁悶消磨沒了。更有網友編出了這樣的段子:火星人來到石家莊,招了半天手也沒打上車,后來發現胳膊被凍僵了! 市民賈瑤則發現,上下班等高峰時段打車,如果說去比較堵的地方,司機就會說他要去反方向趕著交班。記者采訪中,雖然沒有司機承認存在這樣的現象,但卻有多位司機表示,高峰時段不愿意去容易引發擁堵的路段,有的司機則告訴記者,高峰時段他們會有意識地往城市外圍交通狀況較好的地方拉活兒。 記者采訪到的出租車駕齡超過10年的司機大都表示,同以前相比,開出租車的活好干了,打車的人多了———雖然份子錢這幾年一直在漲,但司機依然不愁收入。 一位關注省會出租車問題的高校教師指出,城市出租車少、打車人多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按照市場經濟最簡單的理論,供需發生變化,呈現賣方市場,自然也就會引發擇客、拒載、議價等服務下降現象,黑車也就有了生存的空間,甚至周邊縣城出租車也進入市區運營。 省會市民王先生家住北二環外紅星街附近,在裕華東路上班。他每天下班都會等到晚上7時之后再回家。同事問他:“又加班呢?”他說:“我等著打車呢!” 1月8日,他告訴記者,這一小時的時間,自己即便出門打車,也是在單位門口凍著,還不如干脆晚一點再出去,車也好打了,挨凍也免了。談起等車挨凍,他說,那時候,真恨不得有輛黑車過來! |
關鍵詞:打車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