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通電話無結果是在等第16通嗎?
就河南蘭考7名孤兒火災遇難事件,記者歸納了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希望民政部給予回應,一直沒有消息。8日上午,記者打了15通電話,想要了解民政部對采訪要求的安排進度,結果只得到一句“領導不在”。(《人民日報》1月9日) “15通電話得到一句領導不在”讓人吃驚,但必須指出的是,這是面對《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出現的;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電話,是不是連“領導不在”也無法獲得呢?說穿了,這是與“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一脈相承的官僚習氣,不僅讓社會關切無法得到及時回應和消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著公眾對政府部門的信任度。 接下來的問題是,15通電話沒有給出民眾想知道的結果的民政部,是不是在等待第16通電話呢?若果真如此的話,中央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是不是在不知不覺間或有意被忽視了呢?是不是所謂改變作風的決心僅僅是“嘴上說說”呢? 我們都知道,“扁鵲見蔡桓公”中的一段話:“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那么,就附著在“15通電話無結果”上的官僚病癥來說,是在“腠理”、在“肌膚”,在“骨髓”、還是在“骨髓”呢?是任其發展乃至病入膏肓還是痛定思痛去尋找科學的救治之策呢?這不僅是民政部門應思考的問題,也是轉變作風大背景下所有政府部門應直面的課題。否則,當真的到了“在骨髓”時,即使有了第16通電話,恐怕也不能讓民眾滿意,也不可能找到醫治的良方。 公眾信任,對政府部門來說是無形資產。曾有人指出,“民心是最根本的執政資源。真誠回應社會關切,積極提振政府公信,自覺維護‘無形資產’,是每個黨政干部的政治責任。”但是,在“15通電話無結果”之下,我們看到的是無形資產不僅在流失,更是在遭到破壞。學者馬克思·韋伯認為,“官僚制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他指出“精確、迅速、明確、精通檔案、持續性、保密、統一性、嚴格的服從、減少摩擦、節約物資費用和人力,在由訓練有素的具體官員進行嚴格官僚體制的、特別是集權體制的行政管理時,能達到的最佳效果。”但是,當部門和官員都身患官僚病時,所謂的“最佳效果”就成了水中月。 原因無它,因為他們熱衷的僅僅是不受約束地行使公共權力的可能而并非為民眾和公共利益服務的可能;在“公共的”與“私人的”問題上失去了價值標準,就會把一切不利于本部門或個人的東西變成“公共的”,而把一切有利于本部門或個人的東西變成“私人的”。由此出現的怪象就是讓群眾只能見到名字、聽到聲音、看到圖像,就是找不到真人;就是象征性地公布了辦公電話和手機號碼,但這些電話無法撥通,總是不在“服務區”。在這樣的官僚習氣下,出現“15通電話無結果”還值得奇怪嗎? “15通電話無結果”是“疾在腠理”還是在“脊髓”?千萬別讓公眾再撥打第16通電話啦!這樣的要求過分嗎?期待官員們作出回答。 |
關鍵詞:蘭考,火災,孤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