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夫婦贍養“半癡”老人14載
相依為命的兩個兄長先后病故,“半癡半呆”的王德本剩下孤身一人,生活沒了著落。此時,和他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王啟,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對這位老人的贍養責任,14年如一日,未曾有過絲毫放棄的想法,只為了讓老人安享晚年。“他連個侄男半女都沒有,無依無靠,我要贍養他一輩子;他沒有勞動能力,自己無法生存,我要照顧他一輩子;他可憐之極,孤苦伶仃,我要孝敬他一輩子。”王啟這么說了也這么做了。 A “不是親人,我要把他當作親人” 張家口市懷安縣西南20多公里外的頭百戶鎮青峰山麓,坐落著一個小山村———謝家窯村,在村北頭一處破舊又顯瘡痍的院落中,我們見到了王德本和王啟一家人。今年已至古稀的王德本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鑠,談到現在的生活,老人溢滿了幸福和真情:“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呀,王啟兩口子待我可好了,親生兒女莫過如此,我腦子有毛病,不會說,就知道他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原來,出生在懷安縣西沙城鄉王龍莊村的王德本,在家排行最小,上有兩個哥哥,在他六七歲時父親病故,隨母改嫁后到了張家口。數年后,母親也撒手人寰。戶口已遷至謝家窯村并都過著單身生活的大哥王德榮、二哥王德華便把他接到了家里。然而這種平靜、單調的三人生活先后被打破。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哥去世后,王德本在二哥照顧下,日子還能過得去。可當時光的年輪定格在1998年3月的時候,他剛過六旬的二哥也溘然離世了。就在王德華彌留之際,他最大的牽掛就是患有癡呆癥的弟弟王德本,他顫顫抖抖地握著王德本的手叨叨絮絮地說“我死后,就沒有一個親人管你了,你又不會勞動,可怎么生活下去呀。”時醒時呆的王德本,看著二哥無奈地離開人世,滿臉迷惘。 生于斯、長于斯的王啟,祖祖輩輩在謝家窯村掘土而食,筑窯而居。時任村支委的王啟對這個只有60多戶、常住人口90多人的家鄉山村是再熟悉不過了。當王啟得知王德本的情況后,直奔王德本家,攙扶起時年56歲的王德本徑直走向自己的家中,把他當作長者、父輩贍養起來。 “老人太可憐了,沒一個親人,沒一點生活來源,要是不管他,對于他而言就意味著等死。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我的父親王忠信20年前就過世了,在我心里,早已把老人視為自己的父母來看待了。”王啟動情地說。 “王啟這孩子,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樸實、憨厚。他把王德本老漢當親人贍養,說到根上,是這孩子有顆金子般的善心。”年過七旬的村民謝有富老人如是評價。 非親非故,又沒有絲毫的連帶關系,王啟的行為詮釋的便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美德———善心無界,善舉無疆。 B “沒有血緣關系,我就把自己當干兒” “王啟大哥能如愿以償地把老人接到家里,贍養14年之久,也多虧王大哥娶了個好媳婦,這同我的好姐妹謝樹花的傾力支持是分不開的。你們表揚王大哥的時候,可千萬甭忘了嫂子謝樹花啊。”謝樹花的同齡人楊秀珍告訴記者,王啟身后有個賢內助。 是的,在這個海拔千余米的全縣的貧困山村,1998年的時候,人們的收入還不過二三百元。王啟家是個四口之家,女兒王愛金和兒子王學勇當時正在念小學,妻子謝樹花從小又患有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病,常年服藥。就在1997年的時候,王啟自己也因胃病還到張家口附屬醫院住院半月之久,婚后10年來的一點積蓄已花了個精光,在村里屬最困難戶。 既然如此,王啟為什么還要堅持把王德本老人接到家中贍養呢? 談到這些,男子漢王啟帶著哽咽道:“這些我心里很清楚,也比誰都更明白。我想說的是,人啊,就應該將心比心,我困難不假,但至少能靠雙手活下去,可王德本老人呢,兩個哥哥去世后,沒有給他留下一點積蓄和任何財產,僅剩的一點糧食還不夠他生活半年,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個大活人活不下去吧。我是黨員,更應該做這件事。” 在這個其樂融融的家庭中,王德本老人早已是王啟和愛人眼中的父輩,孩子眼里的爺爺了。老人住著東屋,王啟一家擠在西屋,每到冬季,便給他生著熱烘烘的火爐。老人喜歡吃肉,時而也喝點酒,每隔一兩周,王啟夫婦即使舉債也要給老人改善一下生活。老人有頭疼的病,頭疼類、治痛類的藥給他常備著,平時有個感冒不適的,便及時請醫診治。每到晚上,唯恐老人寂寞,王啟便陪他一起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盡管老人看得不是很懂,一家人也就只圖個老人心里樂罷了,哪怕老人看到深夜,哪怕自己干了一天的活很累很想早點睡覺,但一看到老人樂呵不舍的樣子,王啟也就順著老人的心,心甘情愿地陪著老人…… 愛,就這樣簡單地重復著、積淀著。前年深秋,王啟去山西辦事,說是第二天下午就趕回來,不料堵了車。老人看到“兒子”未歸,第三天便穿著棉衣,拄著拐杖,在村頭東張西望地等了整整一個晌午,路過的村民謝占斌問老人:“天這么冷不在家里,您在等誰呀?”“等我兒‘三子’(王啟的乳名)呀,出門都兩天了,還沒回來,我不放心呀。”老人焦慮地說。那情景真讓人感動。 此時又有誰能說老人是個癡呆癥患者呢?盡管老人不善言辭,但他逢人便津津樂道,“我比誰都有福,爺爺活的都沒我大,父親死得更早,兩個哥哥才活了60來歲,我現在是70歲的人了,身體又這么硬朗,再活10年也沒問題。” C “最大的孝順,就是讓老人過好每一天” 王啟在接納老人的時候,生活上正處在創業的艱辛時期,當時32歲的他血氣方剛,村里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掙錢,他原本也有這個打算,可他不能丟下老人不管。他說:“如果我出去掙錢,一方面老人可能會誤解,一方面妻子腿腳又不靈便,照顧不周老人,既然把老人接到了家,就要讓他快快活活地活好每一天。” 王啟上有71歲需要照顧的老母親,下有兩個念書的孩子,盡管有孝敬老母親的這份心思,但在王德本到來之后,因為家里地方太小,老母親趙秀香便不得不搬到他的兄妹家去居住。岳父謝有余也75歲了,妻子謝樹花同樣不能把父親接來,岳父也只好常年居住在妻妹謝桃花家中。雙方的老人對他們的善舉,既理解又有一些埋怨;既同情又有些許責備;既感嘆又有滿懷的無奈。 一頭是養育自己的母親,一頭是自愿認領的“父親”,王啟這樣告訴記者:“對于母親來說,我少管些,可以,因為還有兄妹們管著;對于王德本老人而言,我不管,不行,因為他再也沒有人管了。”所以他心甘情愿地把“孝”的天平傾向了后者。妻子這樣回憶,在2008年的冬天,老人那年的身體不太好,王啟就形影不離地陪著他,什么也顧不上了。家里一間窯里的水管凍實了也不知道,直到第二年夏天水管爆裂窯洞被沖塌,祖宗留下來的那點家什被掩埋才知道。 說起這件事,王啟也深感慚愧,然而最讓他難以忘懷的是去年的6月,兒子王學勇高考580分,僅差1分就達到一本的分數線,他很想再復讀一年,爭取來年考上一本。可當時為了給王德本老人看病和補充營養,他已欠下兩萬多元的外債,實在無力承擔兒子的復讀費了,心一橫就讓兒子上了二本的山東交通學院。由于持續的經濟拮據,王啟學會了打針、輸液,給妻子打針,為老人輸液,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幾個出診費。在大學校園的兒子現在也不得不申請助學貸款。家里人好幾年沒添過一件新衣服了,愛抽煙的王啟也有幾年未嘗過卷煙的味道了,二三元錢一斤的老煙根便成了他天天的嗜好…… “這樣做,你有過后悔嗎?”看著王啟艱難度日,記者不禁問他。 “后悔這個詞我倒沒有想過,要說心中有愧是真的,可甘蔗沒有兩頭甜啊,這一生我注定要照顧王德本老人一輩子,不離不棄。”王啟淡定地說。
|
關鍵詞:贍養,半癡,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