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論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河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
———二論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 隆冬時節,太行深處,習近平總書記往來奔波700多公里,走訪貧困村,慰問貧困戶,20多個小時的時間,無數個感人的瞬間,留駐在貧困群眾和全國人民的記憶中。透過這些畫面,帶給人們強烈震撼的,就是一個字——— “真”。 真實———總書記阜平之行,聽真話、摸實情,不允許弄虛作假。村民有什么說什么,說不上來不要緊,不搞“培訓”,不讓“導演”。村民家里也不許搞裝飾,不能為這次考察活動添置哪怕一個新板凳。求真務實之風撲面而來! 真情———坐炕頭,促膝而談;手拉手,并肩而行;家常飯,樸素簡單;家常話,娓娓道來。總書記在阜平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餐一飯,都透著親民作風,都流露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人民看著親,百姓感覺近。 真實,展現了一種勇氣和信心。不管路多遠、條件多艱苦,只要能看到真實情況就值!總書記阜平之行,對問題非但不躲不避,反而迎著問題走。敢于正視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盡管貧困地區的狀態、貧困群眾的生活,還不盡如人意,但總書記察實情、摸實底、聽真話,展現出了正視問題的勇氣,更表明了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真情,表明一種態度和導向。就是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眾放到心中最高位置。總書記提到,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三個“格外”,真情盡顯。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提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如何改進工作作風,如何密切聯系群眾,習近平總書記的阜平之行為廣大黨員干部作出了表率。轉作風貴在求“真”,沒有“真實”,轉作風就沒有成效,沒有“真情”,轉作風就沒有動力。 做好工作,務求“真實”。中國很大,發展不平衡在所難免,在某個局部、某個細節、某個瞬間存在不足也在所難免。敢于面對不足,敢于正視問題,對于干部而言,是一種理性態度。做工作務求“真實”,不要一葉障目,不能故意回避問題,更不可弄虛作假。“真實”很可貴,哪怕存在不足,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我們才能發現改進工作的標尺;不以“長板”替代“短板”,不用“平均數”遮蔽“最低值”,我們才能擁有科學決策的依據。 親民愛民,務求“真情”。“一枝一葉總關情”。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向來是嚴肅的政治問題。感情決定態度,感情決定行動。對群眾的感情應當是真心實意,而非虛情假意。對群眾動了真感情,干部的眼睛才不會“只往上看、不往下看”,才不會只“交富友”不“結窮親”,才會像總書記說的那樣,主動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里坐一坐,常同貧困群眾聊一聊,才會對貧困群眾多一些傾斜、傾心、傾力。 習近平總書記看望老區困難群眾,是一次意義非同尋常的慰問,也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實干興邦”的具體行動、“親民愛民”的具體體現。廣大黨員干部應從中讀出深意,更應求真務實,把“真”字牢記心間! |
關鍵詞:習近平,阜平,考察,講話精神 |